本网讯(通讯员 徐雪菲 符培莹)为扎实推进吉首大学“体育、美育、劳育”三大行动计划,凸显美育的独特育人价值,通过剪纸技艺体验向学生传授基本美学知识、树立正确审美观点,培养审美能力与创作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实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感受非遗文化魅力、传承传统民俗。
4月26日下午,吉首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于砂子坳校区60522开展剪纸小课堂,邀请了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关洁老师作主讲,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利华、学工办老师张毓芯及感兴趣的同学参加此次课堂。

(图为 关洁发言)
活动伊始,张毓芯老师对关洁老师进行了简单介绍。随后,“剪纸小课堂”正式开课。关洁老师系统梳理了剪纸艺术自西汉起源至明清的技法演变过程,结合婚庆等民俗场景,讲述其作为非遗技艺的文化功能与社会价值。随后,她以四角花折剪为示范案例,通过纸张对折、旋转定位与轮廓裁剪的标准流程,完成对称花瓣造型。随后,同学们进入实践环节,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创作,先练习四角花折叠,展开呈现对称纹样;再尝试五角花五等分折叠与镂空剪裁,立体花蕊逐步成型。关洁老师来回指导,现场演示握剪姿势、调整折叠角度,及时纠正操作偏差,助力学生完成作品。

(图为 活动现场)
此次剪纸活动不仅是一场手工艺的美育实践,更是一次文化基因与审美意识的双重唤醒。当同学们以美学知识为基底、用创新视角重新诠释传统时,非遗不再是玻璃展柜里的静态标本,而是流动在指尖的鲜活美学符号——既承载着对称、层次等形式美的法则,更传递着民俗文化的内在精神之美,充分彰显了数学与统计学院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标志着数学与统计学院在美育建设方面更近一步。

(图为 全体人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