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和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目标和要求,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同时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有力促进了高校“课程思政”工程的实施,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即将作为思政理论教育课的“思政课程”向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各课程教学转变,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对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涵辨析
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在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思政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主要方式和有效路径。目前,高校思政课程一般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以及相关的教育活动。这些课程的定位比较明显,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
与“思政课程”相比,“课程思政”则强调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发挥课程的育人化人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整个过程,形成各类课程、活动、环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效应。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2014年上海市颁布的《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和《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开始由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到“课程思政”的探索之路。“课程思政”一经提出,就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学者们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向中研究二者的关系,探究课程思政的价值及对立德树人的影响。倪成伟等认为课程思政不是强加思政内容,而是结合课程有效融入育人内容。邱伟光认为“课程思政”是指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行,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这些论述共同指向了课程思政的丰富内涵和内在理念,凸显了课程思政在新时代的重要功能和特殊价值。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在于二者都承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承担育人的责任,区别在于“思政课程是指一门或者一类具体的课程,而课程思政所主张建立的课程体系,乃是各门类课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的整体”[4]。如果说“思政课程”是以显性的方式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那么贯穿于各门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修课、素质课、实践课等)和各个环节之中的“课程思政”则是以隐性的方式发挥着作用。
二、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创新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创新,这种创新主要表现在课程思政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
1.从思政课程“专人育人”到课程思政“全员育人”的转变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课一直由专任教师承担,属于“专人”教育,虽发挥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功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内容重复,缺乏新意,甚至有的理论性太强,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以致课程教学中出现上课玩手机、考前突击背的情况。与“思政课程”相比,课程思政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各个环节,也就是说,每个教职工(包括专任教师、管理和服务人员等)都肩负着育人重任和教育使命,都是育人的主体。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破了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的困境,通过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育人中的多渠道作用,使所有教育者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核心,促进“全员育人”格局形成,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有机融合。
2.从思政课程“专一育人”到课程思政“全过程育人”的转变
“全过程育人”是指发挥资源优势,使课程思政贯穿大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包括从入学到毕业各个环节,例如入学教育、课程学习、就业指导、实习指导、面试应聘等,都是育人的载体。长期以来,思政课程专一承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与专业教育无法融会贯通,“两张皮”现象严重,妨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连贯性,也使其处于“孤岛”状态,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事实上,高校课程资源丰富,如基础课、核心课、选修课、通识课、实验实习等,都可转化为育人资源,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元性、丰富性、整体性。在这个意义上,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种特有的课程观,是以各类课程资源为载体而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发展。
3.从思政课程“单向育人”到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的转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思政课程完成的。而事实上,校内和校外都是育人的场所和重要载体,文明宿舍评比、第二课堂活动、班会、学风建设、奖学金评定、校外采风等都可以成为挖掘育人元素和思想政治资源的有效方式。尤其随着网络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班级微信群、QQ群等传播信息异常迅速,也是育人的场所。学校要抓住网络教育的契机,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思政课堂这个特定时空转向每一个空间和方位,以此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促进课堂的显性教育和课内外的隐性教育相融通,以协同育人的理念构建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三、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校“三全育人”长效机制构建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显示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如何围绕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改革等,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长效机制,成为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具体而言,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
1.提升“课程思政”功能认识,建立同向同行、一体两翼的思政教育运行机制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形式和价值引导的重要载体。现阶段,不少教育者对“课程思政”的功能认识不足,认为课程教学就是传授知识技能,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使之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至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那是思政老师的事情。这种情况的存在主要源于教师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没有解决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因此,高校应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对“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向的意义和价值认识;设立“课程思政”专项研究课题,鼓励并支持教师申报课题,进行实践和探索,不断总结育人经验,提高育人理念和德育能力;在评优评先等方面突出教师在课程思政实践方面的贡献,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为此,围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重任,课程思政将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统一,形成同向同行、主次分明、一体两翼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2.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促进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有效将思政元素融入教育教学中,其隐性渗透功能要求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以灵活的方式融入,而不是专门抽出时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在充分发挥本专业特色基础上,采取案例教学、问题教学、场景教学、角色体验等丰富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把课程教学打造成德育融合的阵地。其次,基于不同类型课程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例如理工科类课程,思想教育元素不那么凸显,需采取隐性教育方式,精心构思教学内容,潜移默化渗透德育。哲学类、政治类、人文类等思政元素明显的课程,也不宜采取直接说理的方式,而应使显性教学与情境感染、氛围熏陶等隐性教育相结合,在“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再次,循循善诱,润物无声,引发学生共鸣,使其积极投入知识的学习之中。通过以上途径,最大程度地促进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相融合,实现“传道受业解惑”的最佳效果。在这个意义上,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不是简单的词语顺序变换,而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敬业精神,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及个人理想追求,实现知识学习与道德培养、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3.挖掘思政元素,打造课堂与课外、网上与网下、学习与生活有机融合的思政平台
找准各类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点,实现二者的无缝对接,即挖掘思政课程以外其他课程中隐含的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中专业教师需加以思考的问题,也是凸显教师德育能力的关键。
首先,既要增强课堂教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功能,又要关注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例如通过创新创业实践、第二课堂、报告会、社会考察等活动,使思政元素内化到学生心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其次,挖掘网络教育思政元素,发挥微信、微博、QQ群等信息传播媒介的引领作用,帮助学生自觉抵御不良信息,树立正确的网络传播意识和网络伦理认知,形成网上与网下共同发力的育人环境。再次,日常生活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高校要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各类文娱活动、实践活动、评比活动等都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极好契机。在这个意义上,所谓“教育回归生活”乃是在生活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发挥课程思政的独特魅力,最终提升教育实效。总之,通过挖掘课堂与课外、网上与网下、学习与生活中的思政元素,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最终打造全课程育人的思政平台,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