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培养优秀人才,必须有优秀教师。吉首大学地处的武陵山片区是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先行先试区。多年来,学校秉承“平民大学”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大湘西、服务大武陵、做出大贡献”办学定位,肩负着为民族贫困地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使命。
吉首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学校开设最早的师范本科专业之一,肩负为武陵山片区培养优秀中学数学教师的责任。针对武陵山片区对优秀数学教师的需求,学校优化培养模式,创新教育体系,完善体制机制,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校地合作,构建了民族地区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12345”人才培养模式。
凝练“12345”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多年来,学校在遵循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发展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按照武陵山片区人才发展需要,凝练了“12345”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1.确定“一个中心”,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师范特色鲜明、岗位适应能力强,适合地方中学数学教育需要的卓越教师为中心。
2.构建“两个体系”,即通识教育、学科教育、教师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和新型师范生能力素质训练体系。
3.实现“三个对接”,即培养目标与中学数学教师岗位要求对接、培养标准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接、学科专业课程与中学数学新课标对接。
4.构建“四个机制”,即院、政、校协同育人的“四共建”机制、“学做融合”的教学机制、学习效果考核评价机制和教学管理机制。
5.落实“五个保障”,即组织保障、师资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资源保障。
推动“12345”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几年来,在明确“12345”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12345”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体系。针对地方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三个”不适应问题,即不能适应教师教育的新要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需求和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内在需求,学校主动邀请基地中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专家进一步优化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构建了涵盖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教师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四个模块的“四位一体”课程体系。
2.加强师范技能训练,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一是构建了以“五个一工程”(即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笔好字、一堂好课、一项熟练技能、一篇好文章)为特色的“三层次、三阶段、递进式”师范技能训练方案及“多层次、全过程、立体式、交叉式” 的师范技能训练体系;二是构建了以创新能力类通识课程、“翻转课堂”数学建模课程、数学实验课程、教育实践反思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3.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一是构建“院、政、校”协同育人的“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共建平台、共建师资队伍”机制; 二是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以致用、学做融合的教学机制;三是构建知识评价与能力素质评价并重,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的学习效果考核评价机制;四是构建以人为本,利于提高教学积极性的教学管理机制。
4.深化校地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发挥“院、政、校”合作优势,建立教师互换制和挂职锻炼制,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二是建立“三导师”制,即由学院教师、中学教师、教科院教师组成导师组,共同培养数学教育方向研究生;三是搭建合作交流平台,筹建武陵山片区数学学会,加强武陵山片区内高校、中学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共享互动的研究与实践机制。
5.落实五个保障,确保改革落到实处。一是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加强人才培养的组织领导;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三是制定实施《导师制实施方案》《师范技能训练方案》《师范技能训练考核方案》等规章制度;四是建立“专项经费+活动资助”资金保障模式,逐步形成学校、地方政府、基地中学互动的师范类人才培养的经费保障机制;五是开发教学资源,搭建起了由精品课程、空间课堂、课程群、优质课程领衔,包含10余门师范类相关课程的精品课程体系。
总结“12345”人才培养模式成效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体系、师范技能训练方案、创新能力培养实施方案得到了该专业师生、校内外专家和实习基地教师的一致认可,学生师范技能得到普遍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办学影响力稳步提升。
近五年来,该专业共有3000余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共获奖项500余项,其中国际、国家级奖项68项,省级一、二、三等奖175项。专业学生获各类科技创新实践项目37项(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8项,校级27项),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5篇。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率100%,考研率达20%以上,最终就业率达100%,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据不完全统计,区域内中学数学骨干教师中60%为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