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类校政企合作大数据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方案指南
一、理论研究指南
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同研究课题、对统计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探索、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与信息支持,以充分体现高等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在理论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综合研究
(1)国内已有校政企合作模式分析及对我校校政企实训示范基地建设的启示;
(2)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3)校企合作实训资源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4)解读我国教育法及政府的相关政策对实训基地建设有效促进的研究。
2.专题研究
(1)通过校政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促进社会化协同育人技能培训研究;
(2)校政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研究;
(3)通过校政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
(4)实践创新教育发展特征与实训基地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5)通过校政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6)通过校政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能力研究。
(7)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制约因素与保障措施分析研究。
(8)校政企合作模式下的统计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研究。
3.实证研究
本课题作为实证和实验研究,将选自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类型不同地域的校政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典范,进行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研究,分析影响实训教学的外部和内部因素,探讨实训基地教学有效性和推动统计学专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策略。
二、协同育人项目
结合校、政、企三方的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内部培养、生产实践、同行交流、企业引进”等方式,构建基地教师双向交流机制,健全基地教师的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
1. 统计类专业双师型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团队的建设。
2.数据挖掘与统计建模在统计类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与应用研究。
3.校政企的教师共同开发统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数据分析》、《统计实务》等课程教材、多媒体课件、项目案例等资源。
4.建设统计类专业的创新训练、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课题库,并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具体指导学生的创新训练、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
5.开展项目式、案例式、体验式、讨论式等形式的实践教学,通过“学科竞赛拉动、创新实训项目驱动、校政企联动”,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三、校政企合作项目
1.加强校政企三方的联系,完善运行管理体制,强化基地工作小组的各项具体工作,推进学校与企业在实习基地建设。
2.搭建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规范基地的运行管理。
3.搭建基地的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基地培养方案、实习实训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教材及讲义等电子文档、典型多媒体课件等实现资源无障碍共享共建,全面推进由实验教学网络资源平台和实验教学网络管理平台组成的实验(实践)教学网络助学与管理平台的建设。
4.发挥校政企人力资源优势,稳定和壮大专职和兼职的实践指导教师。
5.建立武陵山片区大数据分析与处理中心。
6.开展武陵山片区数字化扶贫与精准发展的研究。
7.共同组建武陵山旅游大数据研究中心
四、在线平台建设
1.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平台。
2.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信息咨询服务平台。
3.建设课程论文课题库。
4.课程教材、课程教案、多媒体课件、项目案例等资源库。